刘备摔阿斗,为什么摔给赵子龙?-ag亚洲游戏国际平台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条歇后语是说刘备为了笼络赵云摔孩子,一来收买赵云,二来显示自己公私分明。
为什么是赵云那?
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虽得人心,但是兵微将寡,而且这之前已经对赵云很是看好,借着摔孩子收买赵云不仅得一将领,还能表现自己。
其次,赵云能文能武,又是刘备的贴身保镖,关系虽然不如关张,但是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再说关张对赵云也是相当的认可,不收买赵云还会收买谁。
还有赵云的出生也是底层阶级,再加上刘关张也不是统治阶级,团结在一起做大事也很有必要。同命相怜,志同道合。
刘备摔阿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你对人才无法给与配得上他功劳的奖励时,及时用一行动来彻底赢得他的忠心是极重要的。
哪怕这个行动是做做样子的,但是必须要做。
一、刘备当着赵云面摔阿斗,是对赵云忠心救主的最大宣慰,是高明的御人术。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载的。
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从这里看,刘备并没有摔给赵云,而是摔在地上。
历来评论家都认为,这是刘备收买赵云之心的举动。
毛宗岗就批注道:
玄德掷幼子以结赵云之心。
罗贯中直接在此事后面引用一诗赞道: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这一句直接点名刘备是故意如此做的,来拉拢赵云的。
这一诗下面,李渔批注道: 玄德果系奸猾。
所以,摔阿斗这个行为是做做样子,是表演,但是表演的很必要,也很成功。
但是在后来进一步的演义中,甚至出现了刘备故意摔给赵云而不是摔在地上的说法。这个说法进一步证明刘备的表演性质,或者说明他的虚伪。
甚至出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
事实最终证明刘备摔阿斗是成功的御人术,不但赢得赵云死心塌地,更产生了强大的广告效应,向天下人彰显刘备的人才的重视。
赵云实在刘备创业阶段投奔刘备的,而且刘备那时处于人生低潮期,对于赵云前来,刘备是无比高兴的,自此坚信赵云是不会背叛自己的。
刘备被曹操追的逃亡途中,与赵云等人失去联系,糜芳张飞怀疑他投奔曹操,刘备是死活不信的。
正恓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
玄德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
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
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
糜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
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
玄德曰:休错疑心。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
从这一段可见,刘备对赵云极为信任,视为以后争夺天下的良将。
所以当后来知道赵云杀入曹操军中单骑救主,显丢了性命,刘备是极有肯能动了真情的,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应该带有一点真情流露吧。
再加上刘备借机发挥,成功达到了收买人心的效果。
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自古都奉行:功高莫过于救驾!赵云救驾少班主。功莫大焉。合该论功行赏,封疆裂土。刘备自已还没有立足之地,拿什么封赏赵云?惟此下策。岂有它哉?
刘备摔亲生儿子刘禅是因为看到赵云只身去救刘禅,满身是血的回来,觉得赵云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儿子去孤身犯险,也看的出来刘备是真的很器重赵云。而且刘备在赵云回来的时候也说,为何要为了一个孺子去冒险,差点就损失了一员爱将,所以他一时生气,就将手里的刘禅直接摔在地上了。
个人觉得这里刘备的做法不像是在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觉他真的很喜欢赵云,虽然说赵云不是他的结拜兄弟,但是在他心里,他是最信任和最器重赵云的。不过呢,要说他不重视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儿子还是在乎的,只是说当时的那种心情让他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赵云自从跟了刘备之后,就一直是中心耿耿地效忠刘备,从来没有二心。他们在被曹操的兵马追杀的时候,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已经投降曹操了,刘备直接大声对那个人说不可能,他相信赵云,即使是身边任何一个人投降曹操,赵云也不会投降曹操的。而赵云呢,也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信任。
在赵云满身是血将刘禅交到刘备手里的时候,能够看出刘备的心痛,他很感激赵云去救刘禅,但是也很痛心赵云此番做法,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赵云武艺高强的话,那么赵云是很难能够回来的。我们也能够看到赵云在脱离曹操对军包围的时候是有多么不容易,所以说刘备当时心里是十分感激赵云的。
【关注笑看风云在际,了解更多古今史实】
三国故事纷纷扰扰实在是太精彩了,几乎每一场都成为一个典故,这不,刘备摔阿斗就成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典故,这则故事让人好感动好感动。
常胜将军赵子龙是每个人心中的无敌偶像,英俊潇洒武艺高强,更重要的是重情重义。那么赵云救阿斗的故事更加让人动容。
赵云当时年轻,进入曹营横冲直撞来来回回九进九出,当然实际情况只是三进三出,在万军之中终于救下了糜夫人和阿斗,虽然甘夫人没救回来,那是她想死,不然赵云一定能将甘夫人救回来。当然了,万军之中若不是曹操爱惜赵云,赵云早被乱箭射死了,这里有曹操的一份功劳。
当赵云把糜夫人和阿斗救回来之后,将阿斗抱送刘备,不曾想刘备当着众人的面将阿斗摔在地上,这一摔,千古绝唱啊,摔出了赵云的忠贞、摔出了刘备的美德。难道刘备是真的舍得摔自己的儿子吗?我看不见得。
可是俗话说:舍不得儿子套不了狼。当然这里的赵云根本不是狼,这只是个比喻。所有事情都要付出才能得到,所以摔儿子能得到一员实心实意追随自己的大将,何乐而不为!只是苦了孩子而已。这一摔显示了刘备爱惜人才比爱自己孩子都在意,在众人面前爱将比儿子重要的形象塑造的完美无缺,这才是目的,这才是高人一等。至于说孩子的危险,不必担心,那么多人在旁边,阿斗不会有事的。
虽然说赵云的忠和刘备的义表现的淋淋尽致,但是历史依然是历史而不是演义。尽管演义没有历史的真实性,人们依然相信这就是真的。
所以说刘备摔阿斗还是情真意切的,赵云救阿斗也是忠心耿耿的。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此事,此事有很大的可能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杜撰出来的,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而不是史书。而史书如《三国志》,《后汉书》,《魏略》《资治通鉴》等都没记载有此事
只有记载当时刘备将你一把画戟执于地上,并没有摔阿斗的记载。
而且很多史书记载阿斗并不傻,相反从小就很聪明。不过他明显属于大智若愚型。是三国演义误倒大家了
看过《三国演义》并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个讲谋略的小说,之所以成为名著,就是因谋而得名,里面谈到刘备摔孩子一事,这个全部过程都是体现的是刘备的谋略,众所周知,刘备擅长演戏装逼装孙子,遇到问题老哭,其实都是假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