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fixed impediment
又称:湿痹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证治准绳·杂病》)
湿性黏腻滞着,以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阴雨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痹病。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痹病是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中湿邪较重者,为着痹,又称湿痹。
着痹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而以湿邪偏盛,湿邪有易阻气机、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因湿性重浊黏滞,则见痛有定处,麻木重着,肿胀等症;湿留肌肉,阻滞关节,故致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为湿邪偏盛之象。
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或有肿胀,手足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现代医学中,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痹痛有重着特征者,可归为着痹范畴辨证论治。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属风邪盛。
痛痹: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热则减,属寒邪盛。
热痹: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属热邪盛。
着痹者,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可用薏苡仁汤。药物组成有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川乌、桂枝、麻黄、当归、川芎、生姜、甘草。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御邪能力。
改善阴冷潮湿等不良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外邪入侵。
做好防寒保暖,鼓励对病变肢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康复。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3] 石学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可以治疗什么 11-21
医药零售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古草凝萃解析药店行业如何差异化竞争 11-21
避免连续服用青蒿素哌喹片 11-21
panamera是什么车 panamera加95还是98汽油 11-21
福克斯的保养灯怎么归零 保养提示怎么消除 11-21
比较客观的美国历史书籍 11-21
不懂美国历史 11-21
比美国历史还早的大学有哪些 11-21
ap美国历史 时间脉络 11-21
8分钟带你了解美国历史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