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热-ag亚洲游戏国际平台

2022-06-12 中医科

英文名称:high fever
又称:高热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问诊
常见病症:阳明经证

有人壮热为病着,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金匮要略》)

感觉躁热难受,体温升高明显,身热灼手,或伴有恶热烦渴的表现。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壮热指患者身体出现高烧(体温多在39℃以上)不退症状,是病邪入里的标志之一,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阶段,常见于时行感冒、肺热病、湿温、温毒发斑等。

问寒热属于中医问诊的必不可少内容之一。
寒与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通过询问患者怕冷与发热的情况,可以辨别疾病的性质和阴阳盛衰的变化。
寒为阴征,热为阳象,寒热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应。

壮热也叫高热,是指患者身体出现高烧(体温多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一种症状,通常伴有头痛、面部赤红、口渴难耐、大汗淋漓、舌红苔黄、脉搏跳动有力的表现,也就是常说的高烧不退。

阳明经证:可见壮热,通常与面赤,汗大出,口大渴,舌红,脉洪大并见,为气分热盛证。

形成壮热的成因很多,其病机主要为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气与邪气相互抑制,但阳热炽盛占优,最终蒸达于外所形成。
小儿壮热一般由于小儿血气盛,五脏生热,熏发于外。或挟伏热,或挟宿寒。挟伏热者,大便黄而臭;挟宿寒者,粪白而有酸气。因腑脏不调,冷热之气俱乘肠胃,蕴积渐染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壮热是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可由急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等)引起。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ag亚洲游戏国际平台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可以治疗什么 11-21

医药零售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古草凝萃解析药店行业如何差异化竞争 11-21

避免连续服用青蒿素哌喹片 11-21

panamera是什么车 panamera加95还是98汽油 11-21

福克斯的保养灯怎么归零 保养提示怎么消除 11-21

比较客观的美国历史书籍 11-21

不懂美国历史 11-21

比美国历史还早的大学有哪些 11-21

ap美国历史 时间脉络 11-21

8分钟带你了解美国历史 11-21

坐板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