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稀少(oligomenorrhea),分为月经稀发和月经过少两种。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28天,每次月经的总量在5~80毫升之间。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延长,比正常周期推迟1周以上,但不超过6个月,而经期及经量可正常。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减少,每次量不超过5ml,或行经2天即干净,甚或点滴即净者。两者往往同时并发,合称月经稀少。
1.情绪异常
抑郁或心理创伤或过度情志刺激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异常会导致月经稀少。
2.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妇女人可能会发生经期不准。经期不准的程度与体重增加的程度是成正相关。体重的增加会造成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女姓排卵和月经。
3.过度节食
正常月经的维持需要一定比例的脂肪,如果过度节食减肥会造成躯体脂肪缺乏。而且有些激素在体内合成也需要一定的蛋白质,节食减肥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激素的合成。由此全身会处于低雌激素情况,就会导致月经量少。
4.药物影响
女性在使用一些药物时,比如避孕药、抗肿瘤药等也会导致月经量减少。
5.子宫发育不良
有些女性先天子宫生长发育不良,子宫较正常偏小,而且形状畸形,子宫内膜也较正常大小子宫的内膜少,所以月经量一般也会比较少。
6.多次人流
多次进行人流或刮宫术,很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或造成子宫内膜外伤,从而造成宫腔发生粘连,不仅会造成月经量少,还可能发生闭经。
7.生活饮食不规律
生活规律也很重要,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都容易导致月经量减少。
8.其他
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也可以导致少经的现象。
诊断及检查的项目包括:
1.妊娠试验以排除妊娠。
2.激素测定: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olactin)、睾酮、甲状腺的功能(tsh、t3、t4)。
3.子宫卵巢结构性的检测: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
4.染色体异常。
1.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不来,首先应排除怀孕。
2.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不来伴有少量出血,有可能是先兆流产。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1.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
2.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3.中医中药调理:根据具体的原因,辨证施治。
抗-hbs为阳性是什么意思? 02-12
应对新冠,我们要准备抗原试剂盒吗? 02-12
多地探索阳性居家:当网课遇到线上办公,如何保护两代人的身心健康? 02-12
感染科专家:新冠发病7天内,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02-12
瘦腿针副作用是什么 02-12
王者荣耀女诸葛亮,王者荣耀女版诸葛亮 02-12
王者荣耀最强诸葛亮,最强王者神诸葛亮 02-12
王者荣耀小乔和诸葛亮h,王者荣耀诸葛亮和大乔 02-12
王者荣耀李白诸葛亮文,王者荣耀 诸葛亮 李白 02-12
王者荣耀新版诸葛亮,王者荣耀新版诸葛亮代码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