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角皮瘤又称血管角化瘤,是一种以真皮内浅层微血管扩张和表皮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皮肤血管性疾病。本病是一种良性的血管病变,多见于儿童或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未明,寒冷及外伤可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根据病因和病变位置的不同,临床上分为5型,即肢端型、阴囊型、丘疹型、局限型和泛发性系统型弥漫性躯体血管角化瘤。1. 肢端型血管角皮瘤 又称mibelli血管角皮瘤,常见于儿童或青年,女性多见,发病前常有冻疮史,好发于手指、足趾背侧面,肘、膝关节伸侧,一般呈对称性分布。皮损起初表现为成群分布的小米大小红色斑疹,之后颜色加深变为紫色,且伴表面粗糙和角化过度,呈结节状或疣状增生,外伤后易出血。2. 阴囊型血管角皮瘤 又称fordyce血管角皮瘤,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生于阴囊上,偶发于女性阴唇。皮损常沿阴囊扩张的血管走形,呈红色或暗红色,小结节样隆起,表面粗糙增厚呈疣状角化。3. 丘疹型血管角皮瘤 多发于年轻人,下肢常见,皮损早期呈鲜红色,以后变成淡蓝色或黑色,为单个或多个的丘疹结节,有时融合成片,质硬,表面增厚。4. 局限型血管角皮瘤: 常在出生时发现,也有到儿童或青年时发病,好发于下肢和足部。皮损为大小不等的深红色至蓝黑色皮肤突起,结节状,顶部粗糙,多聚集排列成线状。 5.泛发性系统型弥漫性躯体血管角化瘤:又称fabry病,临床较少见,与遗传相关,皮损呈血管角皮瘤样损害,弥漫性地分布于躯干甚至全身,且伴有心血管、肾脏和眼的损害。
结合皮损的颜色、形状和表面角化过度,一般可诊断。最终明确诊断的方法是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通常表现为表皮角质增厚,颗粒层和棘层肥厚,真皮上部及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部分和完全被表皮突包绕,表皮突形成部分血管腔隙的壁,偶见已机化的血栓。
血管角皮瘤的治疗可采用手术切除、冷冻、电灼或射频等方法。首选激光治疗,根据皮损的面积、颜色和深度的不同,可选585nm脉冲染料激光、nd:yag 1064nm激光或co2激光治疗。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可以治疗什么 11-21
医药零售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古草凝萃解析药店行业如何差异化竞争 11-21
避免连续服用青蒿素哌喹片 11-21
panamera是什么车 panamera加95还是98汽油 11-21
福克斯的保养灯怎么归零 保养提示怎么消除 11-21
比较客观的美国历史书籍 11-21
不懂美国历史 11-21
比美国历史还早的大学有哪些 11-21
ap美国历史 时间脉络 11-21
8分钟带你了解美国历史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