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眼眶转移性肿瘤在成人和儿童之间的转移癌有相当明显的差别。在成人,大多数眼眶转移性肿瘤,来自乳腺,肺、膀胱、胃肠道、肾、甲状腺和其他器官的上皮结构;在儿童,眼眶转移性肿瘤多是胚胎神经性肿瘤和肉瘤。因此,儿童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和wilms瘤等是比较重要的诊断考...
概述眼部肿瘤,是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分内眼肿瘤和外眼肿瘤。内眼肿瘤表现为瞳孔内有黄色白色反光(俗称猫眼),视力消失,眼压升高,前房出血等。外眼肿瘤,早期表现为局部硬结,晚期可侵犯全部眼睑,眼眶及副鼻窦,形成严重局部组织缺损。在婴幼儿眼病中,是性质最严重、危害...
概述眼眶肿瘤是指位于眼眶部的有机体变异细胞过度增殖所形成的肿块,其生长和机体不协调,当治病因子的刺激停止后,肿瘤组织仍不停生长。包括眼眶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中以血管瘤最为常见,继发瘤中以黏液囊肿发生率最高。眼眶肿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病,在肿瘤发生的早...
概述幼年性玻璃样变纤维瘤病为相当罕见的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见于婴幼儿的非肿瘤行功能紊乱性疾病,以皮肤、躯体软组织和骨骼肌内有细胞外“玻璃样变物质”沉积并形成瘤样肿物为特征。玻璃样变物质由异常的成纤维细胞产生。患者面部和颈部皮肤...
概述疣状血管瘤(verrucous haemangioma,vh)是一种较少见的由真皮和皮下毛细血管及静脉畸形增生形成的真性血管瘤,是毛细血管瘤、海绵状或混合性血管瘤的一种变型。本病由halter于1937年首先报道,1967年由imperial和heluig正式命名为疣状血管瘤。病因...
概述樱桃状血管瘤又称老年性血管瘤,为常见的血管瘤,在成年早期即可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以躯干部为主,罕见于手、足或颜面。樱桃状血管瘤一般不会导致恶变。病因病因尚不明。...
概述婴儿肌纤维瘤病又称先天性泛发性纤维瘤病不常见,好发于男性婴幼儿。本病特点为多发性坚实性真皮和皮下结节发,发生于初生时或生后不久,好发于头、颈和躯干部。部分患儿发生骨损害。如果仅皮肤及骨骼发生纤维瘤则预后良好,如无并发症可望在1~2岁时纤维瘤自然消退。纤维...
概述混合瘤发生于涎腺的腺上皮,起初对此瘤结构的多样化认识不清,误以为其来源于两个胚层组织,故称为混合瘤。现认为肿瘤各种成分均来源于腺上皮,故称涎腺多形性腺瘤,由于混合瘤习用已久,故仍采用。混合瘤多发生于腮腺,颌下腺次之,其他部位发生比率较低。各年龄人群均可...
概述oberling于1928年首先报道了本病。parker和jackson于1939年将它重新命名为原发性骨淋巴瘤(plb)。临床表现为局部的骨骼疼痛,或触及逐渐增大的肿块,后期出现病理性骨折,可伴有周围软组织的肿胀、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ct或mri检查可发现病变,需病理活检才能确诊。主要治疗方法为化...
概述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s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淋巴瘤表现形式。病变只涉及脾脏和脾门淋巴结受累的淋巴瘤,无肝脏或其他部位的侵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到1%。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年龄多大于50岁。psl的预后与首发部位、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
概述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是一种罕见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的非霍奇金淋巴瘤(hiv-nhl),是发生在液体性腔内的克隆性、b细胞起源的肿瘤,多见于hiv感染者,特别是患有卡波西肉瘤的患者。病程可高度进展,生存期仅数月。病因...
概述乳头状瘤为咽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男性占多数,多为单发。鳞状上皮向外过度生长形成乳头,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团块,中心有疏松而富有脉管的结缔组织。病因为咽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病毒感...
概述咽部神经鞘膜瘤好发于咽后壁及侧壁,是咽部较为常见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恶变者罕见。多为单发,病因不清,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无明显性别差异。病因主要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1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7缺11....
概述畸胎瘤发源于多胚层组织的先天性肿瘤,多见于25岁以下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分为成熟畸胎瘤(良性畸胎瘤)和不成熟畸胎瘤(恶性畸胎瘤)。源于咽部的畸胎瘤可发生于鼻咽部、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咽旁间隙等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鼻咽部。鼻咽部畸胎瘤多见于婴幼儿,男女比...
概述原发性鼻腔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淋巴结外受累类型,较少见,在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的所占比例仅约4%。原发性鼻腔淋巴瘤在病理、临床、治疗和预后方面与原发韦氏环的淋巴瘤不同,预后较差,但早期病例选择合适的治疗,能够获得长期生存...
概述疣状癌是一种少见的鳞状细胞癌亚型,低度恶性,极少转移。病因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16和18感染占口腔疣状癌的40%。临床表现1.口腔疣状癌又称口腔菜花状乳头瘤病,1948年由ac...
概述眼眶黏液囊肿多原发于鼻窦,通过压迫侵入眶内,是较为常见的眶内占位病变之一。各鼻窦均可发生,其中以额窦最为多见,其次为筛窦。额窦与筛窦相邻,其间仅有一菲薄骨板,发生于任何一窦均易侵入另一窦。当出现症状和体征时,多已发展为额-筛窦黏液囊肿。黏液囊肿属于慢性炎...
概述眼类肉瘤病又叫结节病,由pm boeck于1899年首先提出。眼类肉瘤病可以侵犯人体肺、淋巴结、皮肤、神经、脾、肝、心、腮腺、肌肉、骨及骨关节等多种器官,以不发生干酪样变的上皮样细胞亦称类上皮细胞形成的肉芽肿为特征。眼是仅次于肺及肺门淋巴结的易于受害的器官。...
概述眼睑恶性黑色素瘤占眼睑恶性病变的5.4%,为所有眼睑肿瘤的1%。其发生率稍低于头颈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儿童罕见,偶见于青年人。大多数患者年龄为60~7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病因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病病因尚不十分...
概述眼睑基底细胞癌又称侵蚀性溃疡、基底细胞恶性变、蚕食性溃疡(rodent ulcer)。基底细胞癌为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肿瘤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紫外线照射为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病程较长,最长可达20年。基底细胞癌常与其他疾病有关,如皮肤纤维瘤、肥大性酒糟鼻等。95%以上...